国内公车消费近况、问题及对策研究

点击数:906 | 发布时间:2025-08-16 | 来源:www.dayue2.com

    1、公车消费近况。

    2011年3月9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三次全领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重庆副主委、重庆监察局副局长杜黎明发言时表示;现在,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不包含医院、学校、国企、军队与超编配车)。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为20%以上。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而且公车私用较突出,公车用有三个“三分之一”;办公事占三分之一,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

    公务用车是指由政府财政为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员工实行公务需要所配备的汽车,主要分为各级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领导干部固定用车和公务职员公务活动用车两大类。

    国内现行公务用车管理规范,一直沿用计划经济年代的编制管理、标准控制、按需配给、单位所有些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在国内经济进步水平较低、交通事业不发达情形下形成的产物。伴随国内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公共交通条件的明显改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与公务员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这种公务用车管理规范的缺点愈加明显。特别是一些地方公车消费支出的加速增长,不只成为各级财政的沉重负担,也成为政府管理的黑洞,更易成为滋生腐败的主要温床。

    2、现行公车消费的问题。

    (一)公车消费膨胀 财政负担沉重。

    1、违规超编超标准配置车现象紧急 据国家财政部统计,全国超编配车率达50%以上,有的区域的主要点导一人配两辆专车(市内和下乡各一辆)。

    2、变相专车和固定用车现象紧急 根据中办发[1994]14号文件规定:只有部长级和省长级以上干部才能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干部保证工用途车或相对固定用车,副部长级和副省长级及其以下员工,包含离退休后享受部长级和省长级待遇的干部都不允许配备专车。但在实质工作中,一些区域或有关职能部门都自行给党政领导配备了专车,有的领导用车虽然不称为专车,但却专用。

    3、加油、修理虚开发票 国有资产流失紧急 一些单位一辆公车一年仅修理成本就高达10万元以上,甚至有些公车一年竟换了40多个汽车轮胎,平均每周换一个,其中的漏洞不言而喻。另据国家有关部委统计,每辆公车年消费额平均为8万元~10万元。

    (二)公车用管理混乱、监督缺失。

    公车用管理混乱 主要表现为;1、有的地方政府打造了公车用调配中心,实行集中管理与用,但大部分地方没打造相应公车用调配中心,公车的用法由购买单位的一把手说了算,公车用没办法管理。
    2、公车用规范在不少机关单位没打造,致使公车用管理无章法可循;即便有些机关单位有公车用规范,但其规范比较粗糙,可操作性不强。

    公车用监督缺失 主要表现为;1、公车怎么用,在哪种状况下是是公车私用,怎么样规范公车消费行为等缺少规范性规范,这致使公车私用没办法监督,公车合理用行为主要依靠于公车用户的自觉行为。
    2、公车缺少统一标识,没公众对公车监督的规范途径和社会途径,这致使公车用存在随便性。

    (三)公车用效率低 公车私用现象紧急。

    据国家发改委及广东测算,党政机关的公车,每万里运行本钱是社会运营汽车本钱的5~6倍,而用效率则仅为社会运营汽车的1/5至1/6。相当一部分领导的专用车,除去接送领导上下班、参加必要的公务活动或出差外,大多数时间或者闲着或者跑司机个人或领导家的私事。中央乃至地方大众媒体曾多次揭秘公车接送孩子上学,导致学校门口大塞车,与婚丧嫁娶公车成龙的现象。

    3、健全公车管理和改革的政策建议。

    (一)拓展全国公务用车状况的摸底调查。

    全方位学会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公车数目、汽车结构、经费支出、公车用等方面的状况,清查超编超标准配置车、变相专车、公车私用等违规问题,以便为国内公车规范全方位改革和有效监管提供准确依据。

    (二)拟定和健全公车用管理的有关法规。

    政府应该加快公务用车立法进程,明确最低限度保留公务用车的数目,规范公车用范围和行为,拟定有效的公车用管理规范和规范,形成严厉惩处公车腐败的手段和方法。

    (三)拟定和健全公车用管理机制。

    拟定和健全公车采购、配置和用的管理机制,具体内容为;1、严格公车总量控制,将公车采购计划纳入预算管理,只有审核通过公车采购计划才能推行公车采购;2、鼓励配置“国产车”,严格配置公车标准,严惩超标配行为;3、除去法律规定的公务员职位或特殊单位范围配置专车,其他公务员只维持公务用车,不能配置专车;4、采取现代技术和方法对公车用和管理推行科学化的集中管理,包含公车标识管理、公车用调配和用管理,严禁公车私用,并拟定一套非公务用的公车收费规范。除此之外,对一般公务员因公务活动需要出差,应该打造给予肯定的补贴或报销相应成本的规范。

    (四)拟定和健全公车用的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主要包含;1、严格依法监督公车用的规范,包含公车行使路线、行使目的地、行使经历、用的燃油费和用次数等都要有电子记录和电子监控规范,常规公车用检查规范和具体违法公车用的惩处规范等;2、拟定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公车用的规范。只有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公车用户才不可以滥用公车,从而使公车回归到服务民众和促进经济社会进步的方向来。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